很多企业家说要做股权激励,问我哪种模式好,其实没有绝对的优劣,可根据外内部环境、企业所在阶段与盈利情况、不同商业模式、激励对象的主要诉求,来选择最优的方式或者组合激励。
一、股票期权激励模式
(一)股票期权激励的特点:激励效果大于避税效果,主要运用于上市公司。
(二)股票期权激励的优点:
1.股票期权是一种权利而非义务,持有者在股票价格低于行权价的时候可以放弃权利,因此对于持有者来说没有风险。
2.股票期权需要达到一定时间或条件时才能实现,激励对象为促使条件达成,或为使股票升值而获得收益,必然会尽力提高公司业绩,因此具有长期激励效果。
3.股票期权持有人得到的是公司新增价值,不侵蚀公司原有资本存量,且持有人在行权时,可以增加公司的现金流量。
4.股票期权根据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实现收益,激励力度较大,且股票期权受证券市场监督,具有相对公平性。
(三)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的缺点:
1.行权有时间、数量限制。
2.激励对象购买股票期权需支付现金。
3.存在激励对象为自身利益采用违法手段抬高股价的风险。
4.股票期权高度依赖于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较差,易受市场投机因素、政府宏观政策等事件的影响,经营者可能因不可控因素受到惩罚,这显然与激励的初衷相悖。
(四)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的适用性:
适合成长期或扩张期,初始资本投入较少、增本增值较快、人力资本要求高的企业,比如高科技、网络、医药、投融类企业。
二、虚拟股票激励模式
(一)虚拟股票激励模式的特点:
1.股权形式的虚拟化和股东权益的不完整性。虚拟股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司股权,它没有表决权,只有分红权和资本增值权,不影响公司的所有权分布。
2.虚拟股权由公司无偿赠送或以奖励的方式发放给特定员工,不需员工出资。
3.因不涉及股票实际所有权的变化,因此激励对象的范围可以非常广泛。
4.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获得分红收益的前提是公司实现业绩目标,并且收益是在未来实现的。
(二)虚拟股票激励模式的优点:
1.不影响公司的总资本和所有权架构。
2.避免了公司股价的非正常波动,也避免了股票市场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公司股票价格异常下跌,不会对虚拟股票持有人的收益有影响。
3.支付方式灵活,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等值的股票和股权,还可以是股票、股权与现金的组合。
4.操作简单,股东会通过即可。
(三)虚拟股票激励模式的缺点:
1.兑现激励时现金支出较大。
2.行权和抛售时价格难以确定。
3.激励对象可能考虑分红的因素,减少甚至不执行公司资本公积金的积累,从而过分地关注公司的短期利益。
(四)虚拟股票激励模式的适用性:
适合现金比较充裕的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
三、股票增值权激励模式
(一)股票增值权激励模式的特点:
1.股票增值权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和利润。
2.股票增值权有投机性。
3.股票增值权有虚拟性。
(二)股票增值权激励模式的优点:
1.易于操作,股票增值权持有人在行权时,直接兑现股票升值部分。
2.审批程序简单,无须考虑股票来源问题。
(三)股票增值权激励模式的缺点:
1.激励对象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激励的效果相对较差。
2.我国资本市场的弱有效性,股价与公司业绩关联度不大,以股价的上升来决定激励对象的股价升值收益,可能无法真正做到“奖励公正”,起不到股权激励应有的长期激励作用,相反,还可能导致公司高管层与投资机构合谋操纵公司股价等问题。
3.股票增值权的收益来源于公司提取的奖励基金,公司的现金支付压力较大。
(四)股票增值权激励模式的适用性:
适用于非上市公司,或股权激励计划可得股票数量有限而实方实际股权激励会造成较大稀释的公司。
四、业绩股票激励模式
(一)业绩股票激励模式的特点
1.在年初,公司会给经理人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业绩目标和与之对应的股票授予数量或激励基金提取额度,如果经理人在未来的若干年内通过业绩考核,公司就会奖励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奖励基金为其购买约定数量的股票。
2.业绩股票的期限一般为3~5年。
3.业绩股票通常设置禁售期。如果激励对象是董事会成员或高管人员,其所获得的业绩股票只有在离职6~12个月之后才可以出售;如果激励对象是核心骨干员工,一般会为其所获得的业绩股票设置3年的禁售期。
4.业绩股票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如果激励对象的业绩未能达标,或者出现业绩股票合同中约定的有损公司的行为或自行辞职等情况,则公司有权取消其未兑现的业绩股票。
5.设置风险抵押金。有些公司会设置风险抵押金,达不到业绩考核标准的激励对象不仅得不到业绩股票,而且还会受到相应处罚。
(二)业绩股票激励模式的优点:
1.能够激励公司高管人员努力完成业绩目标。
2.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
3.激励效果明显。
(三)业绩股票激励模式的缺点:
1.激励成本较高,有可能带来公司支付现金的压力。
2.公司业绩目标的科学性很维保证,容易导致公司高管人员获得业绩股票而弄虚作假。
(四)业绩股票激励模式的适用性
适合业绩稳定、需进一步提升业绩、现金流量充足的公司。激励范围为高管和骨干员工较为适宜,激励力度对于传统行业的言可以低一点,而对于高科技企业而言则相对要高一些。
五、管理层收购激励模式
(一)管理层收购激励模式的特点:
收购主体一般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收购对象可以是企业整体,也可以是子公司、分公司甚至是一个事业部。
(二)管理层收购激励模式的优点:
1.通过收购可使公司经营权和控制权统一起来,使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营者以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极大地降低了代理成本。
2.管理层收购使管理层有可能获得大量的股权收益,长期激励作用明显。
(三)管理层收购激励模式的缺点:
1.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若处理不当,会导致收购成本激增,甚至付出巨大的代价。
2.收购后若不及时调整公司治理结构,有可能形成新的内部人操纵。
(四)管理层收购激励模式的适用性:
适用于国有资本退出的企业、集体性质的企业、反收购时期的企业。
六、延期支付激励模式
(一)延期支付方式的特点:
1.延期支付收益与公司的业绩紧密相连。管理层必须关注公司的股市价格,只有当股价上升时,激励对象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而公司在签订契约时也可以规定,如果激励对象工作不力或者失职导致公司利益受损,可以减少或取消其延期支付收益,并进行惩罚。
2.延期支付方式可以激励管理层考虑公司的长远利益,避免了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体现了有偿授予和逐步变现,以及风险与权益基本对等的特征,具有比较明显的激励效果。
(二)延期支付激励模式的优点:
1.把经营者的一部分薪酬转化为股票且长时间锁定,增加了其退出成本,促使经营者更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减少了经营者的短期行为,有利于长期激励、留住并吸引人才。
2.管理人员的部分奖金以股票的形式获得,具有减税作用。
(三)延期支付激励模式的缺点:
1.公司高管人员持有的公司股票数量相对较少,难以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
2.股票二级市场具有风险不确定性,经营者不能及时地把薪酬变现。
(四)延期支付激励模式的适用性:
适用于业绩稳定的上市公司及集团公司、子公司。
七、储蓄参与股票计划激励模式
(一)储蓄参与股票计划激励模式的特点:
要求员工参加储蓄计划,才能分享收益。要求员工将每月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放人公司为员工设立的储蓄账户,并设定特定期限(如两年)。一般公司规定的比例是税前工资额的2%~10%,少数公司规定的比例最高可达20%。
(二)储蓄参与股票计划激励模式的优点
1.无论股价上涨还是下跌,都会有收益,当股价上涨时盈利更多,因此福利特征较为明显。
2.为公司吸引和留住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及为所有员工提供分享公司潜在收益的机会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司高管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利益不均衡问题。
(三)储蓄参与股票计划激励模式的缺点
1.储蓄参与股票计划的激励范围较广,带有一种平均化和福利化的倾向,激励基金分配给个人的额度有可能不够,无法起到预期的激励目的。
2.与其他激励模式相比,储蓄参与股票计划的激励作用相对较小
(四)储蓄参与股票计划激励模式的适用性
适用的对象是除高层管理人员以外的全体员工。
八、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
(一)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的特点
只有业绩达到考核达标,才能获得行权。
(二)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的优点:
1.可激励相关人员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某个或某些长期战略目标中。
2.由于限制期的设置,可保证相关人员的稳定性。
(三)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的缺点:
1.股票价格指标设置不合理或市场波动,使得预期目标完成而股价却没有达到标准,从而影响相关人员积极性。
2.因相关人员不能完全掌握预期目标实现的要素,导致权责不对等而失去激励作用。
(四)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的适用性
适用于成熟型企业、对资金投入要求不是非常高的企业。